徐恭已收到消息,竟是等在门口。
贾川将手中缰绳交给陈默,口中喊着:“大哥!”快步上前。
这一声‘大哥’可没带姓。
陈默双眉一挑,心中明白自己这一趟做的很对。
徐恭很是热情,拉着贾川的手进了宅子。
因国丧期未过,徐恭只准备了些素菜,桌上多了些水果和面食。
贾川确实饿了,说了句:“我不跟大哥气。”便拿起筷子吃了起来。
徐恭眼见贾川与自己并不生分,自是满脸笑意。
贾川吃了个半饱,才开始打听一下自己的新差事。
徐恭摇头,说:“只知皇上有重用,却不知你会领什么差事。”
“大哥觉着呢?”
“左右离不开汉王便是了。”
“还是汉王?”贾川纳闷的问。
徐恭苦笑道:“你以为想要定下谋反的罪名这般容易?”
贾川刚想说朱元璋和朱棣可都……他赶紧将嘴闭上。
“莫说无人证指认,便是有,只要汉王不认,皇上也是束手无策,皇上……难做啊。”
贾川扭头看了看四周,徐恭命下人们都退下。
贾川这才低声问道:“皇上这般难做,是不是因为太宗皇帝或是先帝给汉王留下了免死金牌?”
徐恭听罢哈哈大笑,说:“哪来的免死金牌?即便有,那免的也是谋反之外的罪名,不过你说的也对,汉王知道皇上没有真凭实据不会如何他,若是做了,上对不起祖宗承诺,下史书留名,却不是好名声,这两样,皇上都看中。”
贾川点点头说:“只要不是命我去想法子让汉王造反便可,真说让我做这个差事,我也做不来,我去了,汉王一刀便将我咔嚓了。”
徐恭皱眉问:“你在东照县遇刺,是汉王派人做的吧?”
贾川耸了耸肩说:
“我一开始觉着两位王爷都会看我不顺眼,他们二人的生长环境养成了……哦,就是说他们看谁不顺眼,还不是想杀谁杀谁?后来听陈默说赵王老实了,那便只有汉王了,可汉王怎会这么看重我?竟会派了个功夫很了得之人……”
“那你可是小瞧汉王了,他手下能人不少,只不过不会用在刀刃上罢了。”
贾川试着想了想汉王以往‘功绩’,或许这位王爷的脑回路就是这么清奇,理解不了便先不理解了。
于是贾川主动说起了高云天的身世。
“……我也是李顺死后才知道的,那一晚韩将军没让我们参与剿匪,我们坐在坟地前,推心置腹的聊了聊,他便与我说了这件事,想着这事儿真是说不清,一开始便没有跟大哥说,我也知道大哥一查便会知,但那时候被李顺弄得有点怕,总觉着锦衣卫的人只会……”
贾川没有说下去,徐恭却像是明白他的意思一样,他抬手轻轻拍了拍贾川,说:“高御史当年确实蒙冤,但他并非死于酷刑。”
贾川皱眉看向徐恭。
“高御史为人清高,愤世嫉俗,为官清廉却也难免迂腐,他在官场上没什么朋友,却不少政敌,当年将他抓入牢中也是想警示一番,未曾想要他性命,不然怎会未动他家人,也未曾抄家?哪知他性子如此倔,关了三日,未曾用刑,他趁打开脚镣去刑房之时,一头撞到砖墙上,当时还有气儿,却因太过用力,找来太医也无力回天了。”
贾川深吸一口气。
“我那时还不是佥事,此案也不是经我的手,我听说后不免惋惜,当时是永乐十九年末,事儿多,此事便不了了之了,直到去年,先帝继位后,此案翻出重申,便也还了高御史清白,只是高御史的夫人,也是个烈性子,几次到顺天府喊冤无果,带着儿女回到东照县,过了一年便也跟着高御史去了。”
贾川之前光顾着打听高云朵的事了,未曾问过高云天这些事,眼下听了徐恭说的,他对高云天爹娘的烈性子感到惊讶之余,更多的是惊讶锦衣卫查个人,真是能查个彻底。
既然知道的这么清楚,是不是对别的事也一样了如指掌?
于是,贾川严肃的问道:“高云天兄妹都有婚约在身,这次回来是不是能先将婚事办了?”
徐恭笑道:“你回去问问高云天,之前便不说了,自从他爹昭雪之后,他那岳父家可有与他走动过?哪怕他舅送些年节礼进京,可有收到回礼?她妹妹的婚事更是……”
“何意?难不成他们想退亲?”贾川瞪大眼睛,嘴角上扬。
徐恭摇头说:“都在观望,这兄妹俩现下无依无靠,当年高御史想做孤臣,与自家兄弟都断了联系,也就岳丈家还能依靠,却也只是普通人家,至少旁人看来是普通人家。”
徐恭别有深意的看了眼贾川。
贾川自然知道高云天他舅是个富二代,听徐恭的意思他舅很低调,外人知道实情的并不多。
徐恭又说:
“京城中人,尤其是达官贵人结亲,除了门当户对,还要考虑到体面和助力,
第65章 进京(3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